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9月, 2025的文章

AI 時代的軟體架構設計的進化之路(二)

圖片
AI 時代的軟體架構設計的進化之路(二) 文章目錄 前言 AI 對軟體架構設計的影響 如何讓 AI 來遵循 UML 軟體設計方法論 Methodology 的設計規則 把 Scenario 轉換為 prompt (精華篇) 結語 前言 在前一篇文章 【 AI 時代的軟體架構設計的進化之路(一) 】中,我們探討了 AI 對軟體架構設計的影響,當時,我解釋了軟體在時做過程中,系統分析與設計的過程是幫助我們工程師思考的一個重要過程,因為這個過程才能夠幫助我們客戶的需求合理或不合理之處、理解最佳的系統設計的 boundary 那個界線在哪裡?如何將目前的『需求』實作到最佳恰到好處? AI 對軟體架構設計的影響 現階段的 AI 或 GAI 工具嚴格來說,都還僅限於副駕駛 Copilot 的角色,但是軟體在設計的過程中得執行許多決策,且軟體開發的過程中並不是只有撰寫程式,更多的是『溝通』、『協作』、『解決問題』,單純的撰寫程式可能只占整體軟體開發生命週期所有大小事情中不到 20% 的工作量,當然也還包刮了測試、部署、維運等工作。然而,大部分的工作均需要開發人員進行『思考』與規劃,但是規劃這件事情需要考量的不單就只是如何實作,可能也包括了『團隊成員Skills』、『客戶端執行環境』、『成本的限制與考量』、甚至是『如何與其他進行跨系統整合』、等...,而這些都是還是需要人來進行決策,與如何進行下一步的。 如何讓 AI 來遵循 UML 軟體設計方法論 Methodology 的設計規則 大約在 2025-08-15 左右,我開了一堂【AI 時代下的系統分析與設計】線上直播課程,課程大致上其實先前我的決戰 OOAD 系列課程 與 最新的 API Framework 框架開發V2 課程的延伸,雖然我會在課程中使用 AI 工具 GitHub Copiplot,但重點仍就放在軟體建構過程中的各個環節點,比如從需求訪談到需求的擷取、也就是系統分析/設計)的過程,只不過,我讓 AI 來介入系統分析與設計的過程的環節點,而不只是與 AI 來 Pair-Programming 而已,我這樣做的目的是希望幫助軟體開發者不要停止思考,我記得,最近有看見 Continuous Delivery 一書的作者 David Farley 似乎也提到說 Vibe Coding 是本年...